
“犇市—牪市—牛市”——中国式牛市的“去牛化”路径演绎
作者:章俊 宏观经济研究主管
发表日期:2015年7月13日
从去年4季度以来,A股市场在预期下的“改革牛”,以及实际层面的“流动性牛”和“杠杆牛”的三重驱动下呈现出“犇市”特征。但在过去的三周内,A股市场经历了一场由于去杠杆所触发的“迷你危机”。虽然“杠杆牛”的风险已经被拆除,但鉴于经济基本面依旧疲弱,以及出于帮助股市恢复流动性和重建信心的需要,预计央行维持并在边际上加大宽松政策的力度。修正后的“扩充版央妈看跌期权”的逻辑驱动的“流动性牛”依然存在,市场从“犇市”进入“牪市”。但未来随着投资者信心得到恢复,且经济增长企稳复苏,相机抉择的央行政策立场会从实质性的“宽松”转向“稳健”,从而导致“流动性牛”离场。而“无盈利复苏”在短期内会导致A股市场再次出现调整的窗口,股市走势和经济基本面可能再次出现背离,即“经济上行,股市下行”。但中长期内企业盈利逐渐改善,特别是经济改革政策开始激发实体经济活力,A股市将最终从“牪市”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慢“牛市”。
注:本文于2015年7月13日发表在华尔街见闻上。